天天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 > 正文 第687章 演示一番
    “王叔眼力好。”顾洲远赞道,“也不需要完全按我这样品做,只要炉壁材料能耐火就行。”
    “那简单!”王德贵一拍胸脯道,“就用黏土好了,我给人家砌灶膛,都是用的黏土!”
    黏土是古代常用的耐火材料之一。
    它黏性强、耐高温,常被用于砌筑炉灶、冶炼炉等的炉壁。
    古人会选取深层黏土层的耐火黏土,有时还会混合石英砂、稻草或动物毛发等增强材料,以提高其性能。
    果然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商量一番,这粗糙版的蜂窝煤炉就基本定下了制作工艺。
    顾洲远起身道:“那么老张,你就照着我这个样品打造煤炉外坯,然后王叔你负责用黏土做炉壁,先做出一个我瞧瞧。”
    “没问题!”张铁匠拍着胸脯,“有这现成的物件儿比着,要是还打不好,俺这招牌砸了算了!”
    王德贵也连连答应。
    “还有这个,”顾洲远又拿出一个成品蜂窝煤,“这是配合炉子用的煤饼,得用模具压出来。”
    顾满囤拿起那个布满孔洞的圆柱形蜂窝煤,翻来覆去地看:“这玩意……像个大号的马蜂窝似的,怪不得叫蜂窝煤。”
    “是要我们做模具吗?包在我身上!”大年终于找到了能表现的机会,胸脯拍得啪啪响。
    “反正你们几个商量着来吧,到底是用结实的木头做模子还是干脆做成铁模具,你们慢慢摸索。”
    顾满囤挠头道:“小远你没有模具,是怎么做出蜂窝煤的?”
    他其实是对蜂窝煤的模具没有概念,跟香皂一样直接做个圆形木盒?
    可香皂是液体倒进去凝固成型,这蜂窝煤是要用力压实的,木头盒子明显不太行。
    要是跟煤炉一样有个实物样品照着做,那样就会好很多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顾洲远在商城里搜索起来,发现还真的有手工蜂窝煤成型机。
    他一拍脑门道:“这玩意儿不用做了,我从外面买一些回来。”
    几人也不疑有他,只当是大同村信息闭塞,毕竟蜂窝煤都有了,那模子自然也有卖的。
    幸亏苏沐风不在这里,顾洲远欺负众人没啥见识,撒起谎来便有些肆无忌惮了。
    他真觉得自己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了,研究什么蜂窝煤炉啊。
    直接在商城里买现成的不就是了。
    以后时间长了,百姓们自然而然会做出仿制品来,千万不要小瞧民间百姓的智慧。
    他们只是没有这东西的概念,只要有人给他们指明正确的方向,他们啥东西都能给你鼓捣出来。
    顾洲远是个说干就干的主儿,虽说大规模开矿要等开春才行,但是做试验也需要时间的。
    他让巡逻队的人上山抬了几大筐原煤回来。
    又找人去河边拉来细腻的黄土。
    顾洲远亲自坐镇指挥,让人将大块原煤破碎、筛选,去除石块、杂质,得到粒度均匀的煤粉,避免影响成型和燃烧。
    掺入黄土当做粘接剂,按照大概七比三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成湿度合适的煤泥。
    然后用商城里买的模具踩在煤泥上,用力跺实,最后脱模出来,一个略显粗糙但形状标准的蜂窝煤就初步成型了。
    “就这样!过个三五天水分吹干就能用了!”顾洲远看着地上摆着的几个蜂窝煤胚子,满意地点点头。
    这边的阵仗自然吸引了好多村民,他们好奇地围过来,看着那一个个带着整齐圆孔的黑色煤饼,都觉得十分新奇。
    “这玩意……真能烧?”
    “爵爷弄出来的东西,肯定能行!”
    “小远,这东西不会有毒吧?”刘氏凑过去小声问道。
    毕竟刘家村的惨剧还历历在目,她虽然知道小远不会做没把握的事情,但心里总有些惴惴不安。
    顾洲远笑道:“阿娘您就放心吧,我来给你演示一下怎么使用蜂窝煤。”
    这东西着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在顾洲远前世,农村有很多人家烧蜂窝煤都是手工做的。
    顾洲远进屋取了几块商城里买的蜂窝煤。
    在众人的围观下,在煤炉底部放了铺了一块煤。
    他边做边道:“这个垫底的煤以后可以用烧过的煤渣代替。”
    顾洲远顾招娣去灶房取了些易燃的柴火引燃,放进了煤炉中。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
    就见顾洲远加了好几块小木头扔进去,然后在小火堆上再放了一块煤。
    这时人群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用木头烧蜂窝煤,那干嘛不直接烧木头来煮饭呢?”
    “说的也是啊,看样子这什么蜂窝煤根本就不好烧,你看这火这么旺,都烧这么会儿了那煤还烧着。”
    “你们能不能不要那么多屁话!难道你们比小远懂得还多?你咋不弄个爵爷来当当?”
    “你们看不懂才是正常,以为爵爷的想法是你们这些普通人能想得到的?”
    “就是,也就是小远不跟你们这群刁民计较,要是换作别的官老爷,早就让人掌你们的嘴了!”
    人群里说什么的都有,顾洲远也权当没听见。
    以前福利院里也烧蜂窝煤,这东西他用起来很是顺手,还不至于在众人面前翻车。
    “着了着了!”苏汐月大声叫道。
    顾洲远凑过去一看,果然见柴火慢慢引燃了最下面的蜂窝煤。
    橘红色的火苗渐渐从那些孔洞里钻出来,均匀地燃烧着,热量看起来很是猛烈。
    炉口上方的空气都因高温而微微扭曲。
    顾洲远拿起一个装满水的铁壶,稳稳地坐在炉子上。
    不过片刻功夫,壶底就发出了细微的“滋滋”声,又过了一会儿,壶嘴里便冒出了大量白色蒸汽,呜鸣作响。
    “这么快?!”有村民惊呼道。
    这小小的一个炉子,没想到烧水竟这般快。
    顾洲远提起水壶,示意大家看炉内:“瞧见没?这煤饼是从里往外烧,孔洞让空气流通得好,烧得就充分,烟也少很多。”
    果然,炉口只见跳跃的火苗,几乎看不到黑烟。
    他朝着顾家人道:“烧的时候门窗也不能关得死死的,还是要留点缝通风,这样更放心些。”
    “要是取暖用的话,要用烟囱才行,烟囱我这里也有。”
    他忙着讲解,众人都全神贯注听着。
    他指着下面的炉封道:“这个东西是调节火力大小的,晚上睡觉前,把煤炉封起来,一块煤就能烧一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