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 > 正文 第696章 你来我往
    顾洲远把村里所有壮劳力都集中起来,按照事先规划好的方案开始盖围墙。
    大冬天的,实在不是破土动工的好时候。
    他原计划是要等到天气暖和了,最起码不上冻的时候再启动这个大工程。
    现在时间突然变得紧凑起来,他感觉不能再拖了。
    村民们倒是喜笑颜开,根本就没有人觉得顾洲远是在占用他们新年宝贵休闲时间。
    特么有钱赚比什么都强。
    往年这个时候大家伙只能在家里猫冬,现在正月初四就有活干,这真的是一个好的新年开头。
    先前时间充足,顾洲远还想用这个时代通用的三合土配合青石青砖来建造围墙。
    反正也不急,慢慢干着,还能多创造就业岗位。
    可现在时间不等人,他跑了一趟窑光镇,让镇上几个窑厂源源不断供应砖头。
    黄沙则是找了牛埠头,走水路运到码头,再用骡马送到大同村来。
    他自己趁乱在商城里买了堆成山的高标号水泥黄沙石砖,跟运来的这些货混在一起。
    找来王德贵等几个技术骨干,给他们演示了一下水泥砂浆的配比使用方法。
    顾洲远指挥着让人按比例将水泥、黄沙和水混合搅拌。
    起初村民们看着那灰扑扑的粉末和寻常河沙,都有些惊奇。
    “小远,咱们地里有的就是黄泥,干啥要专门买来这灰色泥灰啊?”王德贵不解道。
    这玩意儿跟清水黄沙搅拌在一起,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感觉还不如村里寻常人家用来砌墙的黄泥粘合力强呢。
    按他的意思,盖围墙是要用糯米汁、石灰、桐油混合当做黏合剂才够牢固。
    用这灰泥浆?风大些都要被吹倒了!
    顾洲远没有过多解释,只让他们按照自己说的做就行了,其他不用管。
    与此同时,青田县县衙内,气氛却略显凝滞。
    县令交接的公务繁琐却有序。
    侯县令虽然即将离任,但依旧尽职尽责地将一应文书、账册、县务一一向新任县令许之言交代清楚。
    许之言年约四十上下,面容清癯,身着青色官袍,举止间带着翰林院出来的那股子书卷气和不易察觉的矜持。
    行止坐卧皆合乎礼法,仿佛用尺子量过。
    他听得十分仔细,偶尔就赋税征收、刑名案件、户籍管理等事项提出疑问。
    问题往往切中要害,显示出与一丝与其外表不符的精明。
    公务暂告一段落,侯县令吩咐看茶,两人相对而坐。
    “侯大人治理青田县数年,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下官佩服。”许之言端起茶盏,语气客气却疏离。
    “许大人过奖了,分内之事罢了。”侯县令笑了笑,“青田县偏安一隅,民风淳朴,倒也好治理。”
    许之言吹了吹茶沫,似不经意间提起:“听闻县内大同村,在顾县子带领下,如今颇为兴盛?”
    侯县令心中一动,面上却不露声色:“是啊,顾县子年少有为,心思活络,弄出了些新奇玩意,带着村民们把日子过得很是红火。”
    “哦?不知是何等新奇玩意?”许之言故作好奇,“下官在京中亦有所耳闻。”
    “这新晋县子大人是因为发现木薯食用之法还有改良农具而得陛下赏识,封了爵位。”
    “不知除了这些事迹,咱们这顾爵爷还有其他新发现吗?”
    “无非是些改善民生的小发明小创造。”侯县令语气轻松,避重就轻。“香皂肥皂白酒,没事捣鼓些新作物,花生葵花籽棉花什么的,也没什么好说的。”
    饶是许之言老成持重,此时嘴角也忍不住狂抽了几下。
    那香皂肥皂跟白酒,在京城里极受追捧。
    还有那炒熟的花生瓜子,更是王公贵族内院里最高档次的零嘴。
    棉花这东西他也是听朝中有人谈起,说是一种极舒适的织布材料。
    自己装好奇,这侯县令却也跟着装傻充愣起来。
    果然,眼前这人即将调任一郡郡丞之职,又岂会是泛泛之辈?
    许之言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掩饰住了尴尬。
    整理了一番思绪,他继续开口道:“我刚才查阅卷宗,发现咱们这顾县子竟然还颇通武艺?曾凭一己之力,降服二十多个悍匪,还到县衙领了一笔赏银。”
    侯县令微笑道:“顾县子为人确实侠肝义胆,极为仗义,那一伙土匪居然猖獗到去村子里打劫的地步,幸得顾县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才救了一村百姓!”
    “顾县子当真是侠肝义胆义薄云天,县里人提起顾县子,谁不得竖起大拇指?”
    “陛下圣明,远在京城对咱们这青田县的事情也是洞若观火,还封了顾县子爵位,当真是慧眼如炬,微臣拜服!”
    说着,他还朝着京城的方向拱了拱手,拜了两拜。
    许之言人都傻了。
    我问的是顾县子如何能凭一己之力抓住几十号土匪?你这答的是什么?
    我说城门楼子,你说胯骨轴子,这对劲吗?
    还有这屋里就我俩没别人,此处离京城何止千里之遥,你这怎么突然开始隔空吹捧起陛下来了?
    不是听说这侯大人爱民如子,清正廉明,跟帝师苏师傅相交莫逆。
    现在看来,传言有误!
    这人倒像是一个结党营私,溜须拍马之辈。
    屋里突然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良久,许之言微微一笑,放下茶盏:“侯大人与顾县子似乎交情匪浅?”
    侯县令眼睛一眯,旋即面露坦然道:“本官刚刚不是说了,顾县子于剿灭匪患一事上助了县衙大忙。”
    “而且犬子侯岳又与顾县子年纪相仿,性情相投,时常往来。于公于私,确有几分交情。”
    他知道有些事否认也没用,这又不是什么秘密,一查就查出来了。
    不过他深知言多必失,许之言问一句他便应一句就是了。
    至于安置流民,提供粮食,整顿县里帮派之类的容易让人多想事情,他是闭口不谈。
    许之言点了点头,不再追问,转而聊起了青田县的风土人情,仿佛刚才只是随口一提。
    然而,侯县令心中已了然。
    这位新任县令,看似温和,实则句句不离大同村和顾洲远。
    其身负的使命,绝非造福一县百姓那般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