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红楼群芳谱 > 正文 第1954章 三百万两
    “既然决定要前往江南,那么,过两日就走,如今的运河还算通达,月底之前,说不定就可登岸苏扬之地。”
    “半年的时间,足够去一些不错的地方了。”
    “半年的时间,继续待在书院,进益不会很大。”
    “……”
    江墨轩应语脆然。
    三年一次的正科是错不了的,至于恩科之事,可遇不可求,明岁三月,就是新的大比之年。
    时间过得还真快。
    一晃又过去三年了。
    虽有进益,不足够取中会试名额,更别提殿试了。
    如鲸卿此刻所愿,天下间的文盛之地在江南,既然明岁春闱难以取中,那么,还不如花费一些时间去见识见识。
    但凡有所得,都比京城有进益。
    说不定就取中了。
    时间不算少,也不为多。
    如今快到六月中旬了,过两日就要离开比较好,只要沿途没有什么阻碍,月底就可一览江南。
    有熙民兄作伴,江南不为孤单。
    至于盘缠之事,只要不奢靡,只要不前往一些纸醉金迷之所,银钱还是足够用的。
    “江南!”
    “出生以来,我多在直隶之内行走,还没有出过直隶呢。”
    “广继兄先前于我说那件事的时候,我多有迟疑,一则担心前往江南,乱花渐欲迷人眼,说不定还会有损学业进益。”
    “但广继兄所言,以我二人在学院的考试名次判断,春闱取中的可能性不大。”
    “既如此,江南一行,但有一二所得,就是不小的裨益。”
    “二则,则是担心山下的家人,似乎……也不难解决。”
    “镇子里有医馆,家里也有足够的钱粮,我这次离京,也不会太长时间。”
    “明岁三月就是大考了,我和广继兄暂定在江南过完年,过完元宵节,在一并北上。”
    “不过,也说不准。”
    “或许年前也能归来。”
    “当初鲸卿你前往江南,乃是你的父亲在金陵故。”
    “这一次和广继兄离京,只有我二人了。”
    “这几次大考,虽有相识一些江南的士子,有些人家住太远,有些人倒是可以去瞧瞧。”
    “……”
    形貌仍有些清瘦的顾永寿也是一言,此去江南,最坏的结果不过是不能取中。
    倘若所得呢?
    便可名列桂榜。
    多年寒窗,便可有一个结果。
    至于名次之类,那是先取中之后才能考虑的事情,那是鲸卿那般惊才绝艳之人才要考虑的事情。
    鲸卿当年若是不离开金陵,直接参加次年的春闱,极大的可能性取中,就是可能名次不会很高。
    当无后来的会元以及三鼎甲探花之荣。
    “预祝二师江南学业大进。”
    “至于接下来前往江南,二师可有安排好船只之事?如若暂未定下,就由我来安排吧。”
    “我和内务府那里的一些人相熟,若是二师你们乘坐内务府的船南下,一路当顺畅。”
    “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归来的时候,亦是一样。”
    “……”
    秦钟一礼。
    游历江南,极好的事情。
    以二师的聪慧,当有所得。
    明岁说不得就能取中,以了结多年心愿。
    自己。
    既然知道此事了,当有所为,想着下江南可能遇到的一些事情,似乎……可以有些助力。
    江南!
    还别说,自己有时候也想要再去瞧瞧,奈何……目下没有什么机会,行程也太远。
    运河南下,多耗费一些时间。
    如若王仁接下来的海运北上贯通,路线顺畅,以后合适的机会,可以海运南下。
    就是不知那一日会是何时。
    ******
    “长乐,越来越厉害了。”
    “啧啧,两百六十多万两银子,外加各种衣食用度的物料,加起来,换算成银子加起来,绝对超过三百万两银子!”
    “实在是……,鲸卿,你不知道,这两日朝廷正在为户部拨款多少打嘴仗呢。”
    “暂定的银子,前期也就一百三十万两,待各地具细情形报上来,再行斟酌。”
    “而今,长乐昨儿的一次慈善义举,都超过三百万两银子。”
    “这……着实不可思议。”
    “不过,这样的事情,目下的京城,怕是也只有长乐可以做成,换成别的人,换成皇族的其余人,都有艰难。”
    “有了那么多的钱粮物资,这场北方之地的雨灾,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的。”
    “父皇今儿上朝的时候,都看得出,心情格外不错。”
    “……”
    宣南坊!
    自从雨过天晴,停歇安静多日的宣南坊,不到半日时间,便是恢复前些日子的正常繁闹水准。
    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处处已经建成的区域上,一处处还在建造的工地上,皆有人头攒动,皆有万千混杂之音。
    已经建成的区域上,若是民居房舍之地,则……一些准房主之人不住开心的进出,不住打量,不住把玩一处处细节。
    一些家具漆器百物行当的伙计,不住上门拜访,希望自家的各式器物可以多多卖出去一些。
    模样迥异于先前的学堂之地,一间间授教之地,配套的厕所之地、饭堂之地、办公之地、藏书之地……。
    皆令人不住稀奇。
    更有许多孩子在里面进进出出,不住端量着,不住言谈着。
    一处建好的吃食特色街道上,一处处规划好的摊位,一张张张贴出来的招商告示,引来不少有心人近前询问着、思忖着……。
    一处处已经建好且准备开业的工坊之地,门前同样汇聚不少有心人,询问着做工的细节,询问着做工的所得。
    ……
    肉眼可见的与众不同。
    入目可见的各式繁华。
    若等宣南坊真的有成,各处贯通一体,那时的盛况当超越眼下数倍乃至于更多。
    锦绣不显,常服着身,一手轻抚着大肚腩,一手把玩着写就“难得糊涂”四字的简易纸扇。
    清素的束发巾冠,观之一位京城常见的富家公子装扮,步履不快,大肚腩颤动,白胖的面上相伴喜意盈然。
    现在已经六月中旬了,距离宣南坊工事彻底完工还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纵如此,行走在一些已经有成的地方,看着一幕幕有些纷纷攘攘的画面,恒王多为开心。
    实在是心喜。
    昔者,小神医于自己描述宣南坊改造有成后的诸般景象之时,自己还将信将疑。
    然则,无论是否能达到小神医所言的万事百业皆进益,只要有一部分达到,改造就是可为的。
    现在。
    愈发明证小神医眼界了。
    数百年来,京城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三十六坊的舆图规划同前明一脉相承。
    甚至于元朝岁月的大都痕迹都有一些留下。
    然!
    那些一成不变的东西,从今岁开始,要开始变化了,京城,是天下核心之地,天子垂目之域。
    当有不同!
    就连自己都别样期待宣南坊改造彻底成功的那一日了,期时,当相邀父皇亲自来瞧瞧。
    嗯。
    估计到时候不用自己说话,父皇都会前来看一看。
    眼前这些……这两日都在一览,纵有新鲜感,不如最初,反倒昨儿的一事,现在想起仍旧心神不住激荡。
    长乐!
    也太厉害了一些。
    尽管对于长乐的名气有所知,昨儿更是开眼界了。
    王妃昨儿归来,都一边深深感慨,一边于自己多赞誉长乐!
    金尊玉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