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 > 第630章 你们黄江到底是想干什么?
    在市直机关里发脾气?
    听到唐纪诚的这句话,黎卫彬当即就是一愣。
    “老唐,这事儿不算小吧。”
    “你具体跟我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怎么会跟市里的人产生这么大的冲突。”
    黎卫彬对年学成还是比较了解的,说他有脾气那是肯定的。
    年学成年少有成,三十刚出头就已经提任副县长了,再加上有年家华这么一个老头子,没点脾气都不可能。
    但是年学成并不是那种玩世不恭的二代子弟,除了做人很规矩,做事情也是细致。
    要说他跟领导产生冲突的确没毛病。
    但是在市直机关里面发作,那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好在唐纪诚也没卖关子,立马就说明了一下情况,原来是年学成上半年因为县里的事情去市里开会。
    结果因为指标的问题跟市委宣传部的人产生了分歧,认为宣传部一碗水没端平,所以就跟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拍桌子吵了起来。
    最后市里介入这个事情,发现的确存在年学成说的这个情况,但是事情也随即捅到了市委常委会上。
    有唐纪诚给年学成背书,他这个县委副书记自然不会受到什么处分,不过唐纪诚也因此对年学成的来历产生了怀疑。
    正如唐纪诚所说,以年学成的性格,如果不是底气很足的话,恐怕一般人是做不出这种事情来的。
    毕竟官场上嘛。
    下面都是唯上的心思。
    哪怕是吃了亏,也多半会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忍气吞声揭过去。
    “是这样的话那就没问题了。”
    “不过看来他在基层磨砺的还不够,我看你也不用太照顾他了,让他自己碰碰壁。”
    “当然了,事情要有所控制,别把人给折腾出毛病来就成,回头我让人请你吃饭。”
    跟唐纪诚自然不用客气。
    实际上参加了两次培训,黎卫彬结交的几个同学里面,唐纪诚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信任的人之一。
    让唐纪诚加大对年学成的考验难度,他也不是信口开河。
    此前年家华就专门跟他打过招呼,如果没有这个情况他也不可能乱来。
    但是年学成的基层工作经验的确太浅了,手段还显得稚嫩了一些,让他当面跟年学成说这些话自然不太合适。
    让唐纪诚来做这个事情无疑是最可行的。
    “吃饭就算了,你别给我添麻烦就行。”
    “你还不了解我,夸大事实没必要,年学成的确是个好苗子,但是你说的对,经验还是太浅了一些。”
    “说来说去差点被你绕过去了,你还是如实招了吧,他到底是什么来头?别弄到最后上面突然给我弄个处分下来,到时候我可是跟你没完。”
    听到唐纪诚绕来绕去还是绕到了这个问题上面。
    黎卫彬也是没辙。
    思考了片刻后。
    他也没瞒着唐纪诚。
    “你这个老唐,还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
    “他确实有其他的来历,不过这事你知道就行了。”
    “现在姓年的领导不多,你自己去琢磨琢磨吧。”
    没跟唐纪诚废话,黎卫彬也不点名,说完就直接挂了电话。
    而此刻。
    在宜山市正法委的书记办公室里。
    听到话筒里传来的声音,唐纪诚张了张嘴巴也不知道暗骂了句什么。
    不过放下话筒后,他立马挪了挪鼠标,随即就在电脑桌面上的浏览器搜索栏里输入了一行信息。
    随着搜索键点下去,桌面上立马出现了一行行的信息。
    唐纪诚走马观花似的在这些信息上一扫而过,目光最终定格到年家华三个字上面。
    一时间整个人立马愣住了。
    年家华!
    年学成!
    都是江南容城的。
    好家伙!
    这来头真不小了,难怪黎卫彬那家伙藏着掖着瞒了我这么久。
    ……
    时间一晃就到了6月初。
    整个5月份,黄江的人事调整结束后,黎卫彬基本上已经把工作中心全部转移到了高新区和槐林县两侧。
    相比于这两个工作,黄江今年的人才工作完全称得上是一帆风顺,收获自然也极大。
    得益于高新区几个光伏企业的通力合作,上半年人才办不仅仅提前完成了全年的人才引进目标,而且还成功申请了一个“政企合作,打造先进平台推动人才工作发展”的省级项目。
    这个项目本身的级别并不高,拿到的项目资金也只有百十来万,但是项目本身的启发性作用很大。
    据说这个项目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还得到了副书记易至卿的亲口表扬,作为分管人才工作的省领导,易至卿的表态自然很重要。
    而作为这个项目的直接参与人和主要执行人,黎卫彬这个省人才办公室的副主任当然也备受关注。
    然而随着时间刚刚进入6月中旬。
    黎卫彬这位名字频繁亮相的省人才中心副主任,黄江市委常委却干了一件令不少人都侧目不已的壮举。
    6月11号。
    作为分管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副市长。
    黎卫彬突然在市委常委会上提出对高新区的企业进行分流的建议,按照黎卫彬提交的方案。
    这一次企业分流改革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一个是继续保留已经跟市人才办签订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协议的高新企业,并在包括贷款,税收等各项政策上面给予更大幅度的优惠。
    另一个则是到期中止其余企业的合作协议。
    在协议终止之后,这一批企业有两种方式可以继续开展合作。
    一种是搬迁至高新区以外的地区,但是不再享受高新区的企业优惠政策。
    一种则是重新接受黄江市的政策评估,评估合格的企业重新签订协议,不合格的则不再续签协议。
    这个提议一提出自然是备受争议,然而在市委常委会上,市委书记刘坤元跟市长王楷文却很有默契地推动这个协议获得了通过。
    当天下午。
    在这个通知正式发出之后。
    黎卫彬毫不意外地接到了常务副省长徐致远的电话。
    办公室里,黎卫彬几乎是刚刚拿起话筒,甚至还来不及开口,耳侧就听到了徐致远暴跳如雷的声音。
    “好你个黎卫彬!”
    “你告诉我,你们黄江市到底是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