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一年,家里资产破亿 > 第430章 产学研
    当王卓是在晚上6点抵达的酒店,这个时间段,庐州并没有太多的高端酒店,特别是在科大东区附近。
    “山海经旗下基金现在不会出现合规性风险了吧”
    王卓办理完入住,扭头对着钱菲菲问道。
    “嗯,已经进行了风险隔离,咱们投资基金以山海经资本为Gp(普通合伙人),除了实缴的5000万外,您个人名下其他资产不会因投资失败而进行无限追责”
    “那就好”
    王卓点了点头。
    之前他对这块的运作了解不多,香江那边是魏娅在操作,所以他不知道具体流程。
    在酒店解决了晚饭,汪婉便带着资料敲开了王卓的房门。
    “人手那边招聘得如何了?”
    “已经从课程表财务部这边调过去了几人,另外熊总那边推荐了几名投资经理,加上徐总也介绍了一部分”
    “现在山海经资本已经有十多人了”
    “像投、募、管核心团队已经收到了不少简历,等您回去后,就可以面试了”
    汪婉连忙回道。
    今年春节前,王卓给她发了一个大红包,但任务也非常艰巨。
    除了在节前将投资公司注册好,还要根据投资业务组建初期团队,至于办公场地更是通过了多次实地走访,才确定在陆家嘴环球金融中心。
    “嗯”
    王卓颔首,继续问道。
    “芯越基金现在还没人跟你联系?”
    “王总,目前除了熊总表露了一点意思,其他家都想将资金投入咱们的互联基金”
    汪婉走到吧台,给老板冲泡好茶水后,回道。
    “啧啧啧,还是老熊有战略眼光”
    王卓接过秘书递来的茶杯,笑了笑。
    芯越基金是山海经旗下针对半导体行业投资的一期基金,王卓计划是募资2亿美元,他个人作为Lp出资1亿,剩下一亿,他准备找找当初投微信的几家Vc,毕竟当初几个月时间他们就拿到了二十多倍的收益,结果只有IdG有这方面的想法。
    至于互联基金,则是针对移动互联网,投资额也是按照2亿美元规模搭建,或许是因为他在互联网行业展现出来的独特眼光问题,这期基金,倒是很受今日资本他们的喜欢。
    “算了,芯越能募到多少算多少吧”
    他抿了口热茶,不以为意的说道。
    “那互联基金这么需要做限制吗?”
    “之前您说微信那边有不少员工想投进来”
    汪婉捧着杯子靠在沙发上对着王卓问道。
    “以员工们的优先,剩下的金额再给机构”
    “明白”
    两人继续聊了一会工作,王卓注意到了她口袋里不时闪过的亮光,随即便看了看手表。
    “王总,那您早点休息,我这边就不打扰了”
    “嗯”
    汪婉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连忙掏出手机。
    刚才她在汇报新成立公司的时候,口袋里的手机就一直响个不停。
    “哥,你这大晚上的”
    “小婉,我这不是担心你们老板嘛”
    电话中传出汪杰焦急的声音。
    “你担心他做什么?”
    “呸,我不是担心他,我是担心你”
    “呵呵”
    听到自家哥哥又在胡言乱语,汪婉忍不住笑道。
    “行啦,我们老板很正经的,你以为都跟你一样啊”
    “我怎么啦,我?”
    “我这是早点为汪家开枝散叶,免得老头子只知道趴在那个狐狸精的肚皮”
    “行啦,现在知道我没事,那我挂了?明天我还有事”
    汪婉见他又开始日常辱人,赶忙开口道。
    “别,还有事”
    汪杰连忙说道。
    “说”
    “那个,过年来咱家的你那个闺蜜,电话有吗?微信也行”
    “没有,再见”
    说完,汪婉直接将电话关机,扔到了床上。
    汪杰看着被挂断的电话,重新拨了过去,结果传来的却是关机声。
    “这妹妹白疼了”
    翌日,王卓一行人抵达了科大。
    由于现在还处于未开学的阶段,除了学校官方的迎接队伍,倒是没有申商那般的学生欢迎方队。
    “王总,这是我们庐州市分管科教领域的杨市长,这位是我们科大分管科研朱校长”
    林富江等王卓车辆停下,连忙上前给他介绍起来。
    “杨市长您好,朱校长您好”
    “王卓,你好你好”
    几人在校门口简单寒暄后,朱校长便领着众人来到了行政会议室。
    随着与会人员纷纷落座,王卓第一次感受到了庐州的行政工作的效率。
    “王总,之前林教授觉得事情还没定下来,一直瞒着我们不说”
    “要不是后来看到你在全国高校摸底的新闻,我们都不知道你还来了我们科大”
    朱常飞校长笑呵呵的将话题引入到了此次洽谈的核心。
    “朱校长,这事不能赖林教授,我确实需要通过走访,才能确定投资的落地”
    王卓笑了笑。
    “由于我对半导体行业不懂,通过林教授的讲解,我个人还是非常看好国内半导体的未来”
    “所以这次来,除了落实奖学金的捐赠,还想进一步跟科大达成关于在射频芯片领域的全方位产学研合作”
    “王总,既然你们双方都有彼此合作的意愿,那现在咱们先把困难提出来,哪些需要我们地方政府解决?哪些是你们自己协调的,都可以说出来”
    杨市长出声加快了彼此谈判的速度。
    对此,王卓倒是觉得这样挺好。
    “之前跟林教授有讨论过,我既然看好半导体,那肯定不仅仅只是当前的技术,所以这次跟科大的合作,我希望是长期的一揽子计划”
    “王总请讲”
    朱常飞笑着回应到。
    见在座的各位都提起了精神,王卓从汪婉手里接过了胡教授提供的合作方案。
    “首先认清差距,这个咱们得承认”
    众人纷纷点头,这点没什么好丢人的。
    “既然有差距,那咱们就进行追赶,在射频领域,林教授是专家,所以具体怎么追赶,还是以林教授团队为主”
    “王总,之前你提议到的以2G为基础,通过一年时间进行流片量产,培养拥有全流程经验的研究人员,我认为是可行的”
    林富江适当开口提道。
    “您是专家,既然您认为没有问题,那这一块,咱们就算是先落实下来”
    说着,他对着汪婉点了点头,她便快速的在本子上记下。
    “既然是通过技术不那么高的2G芯片为培养仓,那么首批资金预算,除了确保实验室搭建完成,还需要根据后续3G4G芯片研究进行相关设备采购,这块,我还是希望科大这边尽快给我一个资金预算”
    林富江闻言,跟朱常飞对视一眼,顿时感觉到天上突然掉下来馅饼一般,虽然涉及到的设备并不会包括流片量产,这些都要跟晶圆厂进行合作。
    但即便如此,他依旧感觉有些晕乎乎的,要知道他在科大的实验器材申请,到现在也才下来了一半,还有一半由于资金问题,一直在寻找国产替代产品。
    “王总,您这,”
    “林教授,采购报备需要时间不是吗,我希望在后续研究设备到来之前,能实现2G的量产商用”
    “同时科大这边也趁这段时间培养出来了足够多的实践人才”
    “这对我们在技术上的追赶,是有益的”
    王卓轻声说道。
    可在寂静的会议室里,仿佛重若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