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四合院从悟性逆天开始 > 第403章 一个月目标,万吨级别大熔炉
    何雨柱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哪怕带着工业部的任务而来,也没半分高高在上的架子。等他把这次测试的核心要求讲完,红星轧钢厂的厂长和几位车间主任才算彻底摸清了任务方向。
    “具体情况就是这样,”何雨柱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其实一车间和二车间不用完全清空,留部分工人在旁协作更好——测试不能脱离实际生产场景,有人搭把手,既能加快进度,也能让大家提前熟悉炉具操作,后续真要推广时也能少走弯路。”
    这话刚落,厂长和几位主任的目光却都落在了另一个点上。厂长盯着图纸上“核心炉体结构”那栏,手指轻轻点了点纸面,忍不住开口:“何工,我能不能多问一句——这次测试的新钢铁炉具,是您主导设计的?”
    能被工业部定为保密项目,显然这炉具和厂里现用的不是一个级别。他们想起上次何雨柱来优化机床时的亮眼表现,心里难免好奇——这年轻人到底还有多少本事?
    “算是吧,不过主要是我们整个实验组的功劳,我一个人可扛不下这么大的活儿。”何雨柱笑着摆了摆手,没在这个话题上多纠缠——他知道这会儿说再多,不如等炉具造出来见真章。当下他转头对程建国说:“把细分好的图纸拿出来,分发给几位老师傅。”
    程建国立刻把帆布包里的图纸抽出来,一一递到旁边的八级工手里。这些图纸跟一般的设计图不一样——何雨柱早考虑到老师傅们的特点:他们手上功夫过硬,常年跟锻件、机床打交道,但看复杂的整体图纸容易绕晕。所以他提前跟工业部沟通,把图纸拆成了钳工、锻工、焊接等细分环节,每个环节只标对应的尺寸、工艺要求和衔接点,无关的细节全去掉,老师傅们拿在手里一看就懂,不用在多余的标注上费功夫。
    “行,既然图纸清楚,那咱们就开工!”一位头发花白的八级工捏着图纸,扫了眼炉体接口的尺寸,立刻就有了谱,转身就招呼身边的徒弟去搬钢材。车间里瞬间热闹起来,锤子敲打的声音、钢材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却又透着股有条不紊的劲儿。
    厂长和几位主任还围着总图纸看,越看越觉得新鲜,忍不住又问:“何工,这新炉具是不是有什么大突破?是不是用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啊?产能效率能比现在高多少?”
    程建国站在一旁,听他们提到“国外技术”,忍不住插了句嘴:“您可别小瞧咱们自己的技术!这炉具是何工带着实验组,完全用国产材料、自己的技术改良出来的,跟国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真要比起来,国外现在的炉具,还真未必比得上咱们这个!”
    这话一出,厂长和几位主任都愣了,互相看了一眼,眼里满是惊讶。他们不是不信何雨柱,只是这些年见惯了国内工业靠国外援助,突然听说国产炉具能超过国外,一时有点转不过弯来——心里既期待,又忍不住犯嘀咕:这真能做到?
    何雨柱看出了他们的疑虑,只是轻轻点头:“厂长,只要按图纸施工没差错,咱们这炼钢效率,未来几年里站上世界顶尖水准,问题不大。”
    “世界顶尖?”厂长手里的图纸都抖了一下,车间主任更是下意识地“啊”了一声。在他们看来,能把厂里现有熔炉的效率从35%提回到40%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世界顶尖”这四个字,简直像天方夜谭——要不是之前见过何雨柱优化机床的真本事,他们恐怕当场就要质疑。
    “具体怎么样,等炉具造好测试了就知道。”何雨柱没多解释,话锋一转,说出了关键要求,“咱们第一具熔炉,就按万吨级别来造,工期我预计在一个月左右。接下来这段时间,还得麻烦轧钢厂多配合。”
    他心里早算过账:轧钢厂本来就有三具万吨熔炉,虽说因为设备老化,效率从原来的40%降到了35%,但厂区的材料储备、工人技术水平都能跟上;一个月时间,刚好够从搭建炉体到调试核心部件,既不赶工期影响质量,也不会拖太久耽误后续的效率测试,算是个稳妥的安排。
    厂长等人对视一眼,立刻点头:“何工您放心!别说一个月,就是需要更久,我们也全力配合!工人这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这段时间优先保障炉具施工,绝不耽误进度!”
    本来厂长还想着,何雨柱是工业部派来的专家,又是六级研究员,该在办公室里指挥就行,特意让人收拾了间带沙发、摆了暖壶的办公室,想让他舒服点。可何雨柱一听说办公室的事,当场就摆手拒绝了:“不用这么麻烦,我在车间里待着更放心——哪儿的尺寸不对、哪个部件衔接有问题,我能立刻指出来,省得来回跑耽误事。”
    说着,他就让人搬了两张木椅子放在车间角落,自己拿着总图纸,时不时走到施工的地方,蹲在地上跟老师傅比划炉体接口的角度,或者提醒焊接时的温度控制。阳光透过车间的窗户照进来,落在他沾了点铁屑的工装上,看着跟普通技术员没两样。
    厂长悄悄跟身边的孙胜利说:“这年轻人,一点儿专家架子没有,还肯下苦功,难怪能搞出这么重要的项目。咱们厂里的年轻人,真该多学学他。”孙胜利连连点头,眼里的敬佩也深了几分。
    好不容易熬到午饭点,厂长亲自走过来,拉着何雨柱的胳膊不肯放:“何工,这顿饭您可不能再拒绝了!您和程同志在车间忙了一上午,连口水都没好好喝,这饭就算是厂里的慰问——您要是再推,就是嫌我们招待不周了!”
    话说到这份上,何雨柱也不好再推辞,只好跟着厂长往食堂走,程建国连忙收好图纸跟在后面。厂长一边走,一边给孙胜利使了个眼色——孙胜利立刻心领神会,转身就往放映室跑。
    许大茂这会儿正急得在放映机旁转圈呢。早上厂长跟他说“今天有贵客,你准备着陪客”,他就一直惦记着,生怕错过了表现的机会,连摸鱼都没心思,时不时就擦一遍放映机的镜头。一见到孙胜利,他立马迎上去:“孙主任,是不是要陪客了?我都准备好了!”
    “别磨蹭了,厂长在食堂等着呢!”孙胜利拍了拍他的肩膀,“一会儿饭桌上你好好陪,下午再放场电影,让贵客高兴高兴。”
    许大茂眼睛一下子亮了,连忙把放映机的电线收好,揣上提前准备好的烟和火柴,屁颠儿屁颠儿地跟着孙胜利往食堂走,嘴里还不停念叨:“您放心!我准保把客人陪好,让厂长满意!这点事儿,包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