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一年,家里资产破亿 > 第418章 林富江
    林富江在回国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诸多困难,但仅仅只是半年,他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科大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科研型高校,但在微电子行业的科研资源,简直可以用匮乏来形容。
    毫米波矢量网络分析仪?
    没有!
    工艺验证?
    断层!
    EdA工具?
    用不起!
    国产替代?
    功能缺失!
    再加上射频芯片研究涉及微电子、微波工程、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而科大在协调多学科作战,没有任何经验。
    这也导致了这半年来,林富江还停留搭建实验室的初步阶段,根本就没有进行任何相关的技术推进。
    因为科大的相关研究大部分都停留在理论上,实操经验极为匮乏。
    这就是国内半导体行业的真实缩影。
    王卓等人是在下午三点抵达的科大北区。
    在见到林富江的第一眼,他并不像资料上显示的那么具有王霸之气,反而像一名沉浸在学术里的普通学者。
    要知道他可是作为 IEEE t-mtt、JSSc 等期刊编委,长期参与制定射频建模领域的国际标准,更是在2005 年、2007 年连续担任 IEEE 射频集成技术国际研讨会主席,其国际学术影响力,令人发指啊!
    “林教授,您好您好”
    王卓赶忙过滤掉资料上的滤镜,伸出双手。
    “王总?”
    “叫我小王就可以了,这位是交大的陈杜明教授”
    王卓笑着介绍道。
    “陈教授你好,这位是汪小姐吧?”
    林富江笑着伸出手,接着又对着汪婉说道 。
    “林教授您好,我是汪婉”
    “还是辛苦你们跑来一趟,,走,咱们去办公室聊?”
    他脱掉白大褂,指了指隔壁。
    “好”
    几人点头应道。
    “实在不好意思,今天助手放假了,茶叶我也不知道放在哪,所以,只能委屈几位,喝喝开水了”
    林富江在柜子里翻找了半天,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没事,林教授,我平时喝开水比较多”
    王卓连忙接过水杯回道。
    汪婉听到他的这话,面带笑容感谢道。
    等几人放下水杯后,林富江开口询问道。
    “之前汪小姐说,你们对半导体比较感兴趣?”
    他现在除了要统筹科大的微电子学科的筹建,还需要在人才培养上进行一定的突破,这也是科大邀请他回国的主要原因。
    所以对于眼前这位年轻富豪,他其实也是带着些考究的想法。
    “林教授,实不相瞒,我对半导体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前段时间卖了微信,拿到了一大笔现金”
    王卓看了眼身旁的陈教授,见他没有开口的意思,便知道这是林教授是在询问自己。
    “手里拿着这么多现金,对于一个21岁的年轻人来说,您知道会有多膨胀吗?”
    林富江略微点了点头,但没有说话。
    “所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我应该将这些钱花在哪些地方?”
    “互联网这块我当然不会放弃,我已经准备10亿现金,接下来只要有合适的项目,我都会进行布局投资”
    “但接下来呢?我还有20个亿,总不能放在银行吃利息吧?”
    王卓说着忍不住笑道。
    听到他居然还在嫌弃钱多,在场的几人都感觉到有被冒犯,即便是林富江教授,此时也恨不得起身批评眼前这位小辈几句。
    “也许正是我的钱太多了,所以我无意间发现了咱们国家的半导体行业现状”
    说到这,他语气开始沉重了起来。
    “几乎是全面落后,从Ic设计,到晶圆制造,最后到EdA工具,甚至连耗材都需要国外进口”
    “说真的,看到这些资料时,我内心是不信的”
    “怎么我们连核弹都能自主研究出来,怎么就会在一个小小的半导体上面落后这么多呢?”
    “所以我就在想,我现在不缺钱了,我能不能为我们国家的半导体行业做点什么?”
    “哪怕只是在人才培养或者某个细分领域也好”
    刚才还想批评王卓几句的林富江教授,眼神逐渐黯淡了一些。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这位新晋富豪是来消遣自己的,但随着他开始一步步解释,至少可以看得出来,他是真的有了解过半导体的现状。
    “王总,你能有这份心,我确实很敬佩”
    “但现在的半导体,想要追赶上国际领先水平,实在是难于登天”
    “这不单单只是缺乏资金的问题,而是需要制定一揽子计划”
    “理论我们从来不缺,甚至人才我们也不缺”
    “但我们要先筑好巢,才能引得凤凰来”
    林富江并不是一个见到有钱老板就想说服人家投资的教授,作为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他自己并不缺钱,甚至可以说,他早就财富自由了。
    但在目前的局面下,仅仅靠钱是解决不了当前的困境,必须要有统筹化的布局。
    “那怎么筑巢呢?”
    王卓好奇的问道。
    “咱们需要有配套的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产学研一体,否则咱们国内明明部分芯片可以量产,可为什么就没人用呢?”
    “因为性能不如国外”
    王卓老实的回道。
    “没错,当自研不如外购时,咱们研究的所有技术,就只能停留在理论之上”
    “接着眼睁睁看着国外技术迭代,国内培养的人才流向海外”
    林富江揭开了国内半导体行业血淋淋的现实。
    “可假如,有一天国外开始掐我们脖子了,到时候咱们怎么办?”
    王卓消化掉林教授的话,开口询问道。
    “所以,这也是我要回国的一部分原因吧”
    “或许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回国,而且国家也看到了未来的隐患,这些陈教授应该在交大感受到了”
    林富江给几人添了次水,笑着说道。
    “林教授您说的没错,交大去年从海外回归的半导体研究学者就有5人”
    陈杜明点头应道。
    “所以说,国家已经注意到了半导体行业的现状,但一切都需要时间,半导体是个知识资金密集型产业,不是简单的投入就一定就会有产出,甚至不少关键技术的专利都是国外巨头的手中”
    “王总,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王卓漠然,心中一阵不是滋味。
    他自认为算不上什么圣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次突然想了解半导体,主要还是账面上的现金太多了。
    除去转去香江的9个亿,他卡里还有20亿出头。
    即便张明要创业、饿了吗和团团购需要融资,香江那边的资金完全足够。
    甚至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各种机遇,他还可以进行个人投资,这部分再算个10亿,基本上也能全部覆盖了。
    剩下的钱呢?
    难不成真学那些神豪买飞机游艇?
    与其这样,他还不如将这笔钱花在对国家有益的地方。
    “林教授,假如我这么一个完全不懂半导体的人,想要进行相关行业的投资,您说从什么方面入手,比较适合?”